查看原文
其他

一转眼13年了,这位陨落的无锡人,依然被铭记!

江南晚报 2019-08-24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

无锡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

王  选

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一转眼13年了

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中央媒体记得他

一早央视新闻就微博纪念王选





光明日报也在中午微博纪念



作为王选的母校和工作地

北京大学也微博纪念


南开大学也跟上节奏



地方媒体也在纪念他




普通网友也没有忘记他




网络大V也在纪念他




2月5日是王选院士的生日

人民网当天微博也没有忘记纪念



祖国更没有忘记王选

去年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

王选的名字

荣登100位“改革先锋”榜


当时新闻是这样报道王选获得荣誉的~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王选院士,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得“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的高度评价。王选夫人、计算机研究所陈堃銶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并代表王选接受“改革先锋”奖章和证书。


王选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证书和奖章



陈堃銶(左三)与陈景润夫人(左四)、施光南夫人(左二)等在大会现场


当时新华社是这样介绍王选功绩的~

王选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


王选:高科技应“顶天立地”

距北京大学西门不远的北大档案馆,曾是“748工程”会战组所在地。1979年7月,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曾带领科研团队,在这里日夜奋战,终于用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了第一张完美的报纸样张。

“高科技应做到‘顶天立地’。”这是王选一生奋斗的信条。“顶天”即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术商品化,并大量推广、应用,而“顶天”是为了更好地“立地”。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出版业仍是铅字排版和印刷。为改变落后状况,1974年,我国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正在北大任助教的王选看到了巨大可能,他通过分析比较,决定跨过当时国外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究世界尚无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历经艰难,1979年,我国首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成功。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夫人陈堃銶介绍,原理性样机做出后,有人劝王选,不要做下去了。“但王选说,应用性研究如不做成商品,对社会就没有价值,所以他一直极力将成果转化为商品,和产业相结合。”

在艰苦研制条件下,王选团队不仅攻克汉字字形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复原输出的世界性难题,还在20多年间持续创新,与多个协作单位联合攻关,紧跟市场需求,先后研制出八代汉字激光照排产品,使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至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书刊出版社和印刷厂使用了王选团队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国书刊平均出版周期从300多天缩短到100天左右。

王选院士逝世的12年后,他曾带领的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跨媒体智能识别技术等多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果,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正集团也成为中国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之一。

“王选精神在传承。”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郭宗明说,“他提出的‘顶天立地’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发展之路。”



目前微博纪念王选热度还在持续上升



王选,是无锡人的骄傲

勿忘,是再前进的动力

END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综合网络消息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命运给他一手烂牌,19岁时痛失双亲!然而这个无锡人现在活成这样~


无锡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011名!今年第一波机会!


未来多天阴雨霸屏!太阳起码得休息到……


缅怀王选院士,为他的功绩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